降压药会“发芽”?都是气候潮湿惹的祸!

2022-12-21 17:31:47 来源: 财讯网

打印 放大 缩小

一场疫情,让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切的重视。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,在防疫之外还需按医嘱坚持用药,几乎每天都要和药片、药盒“打交道”。

不过,在网上,偶尔能看到视频或者报道:曾有患者反映,家中储备的药物,长出一条类似豆芽形状的“尾巴”,像极了种子发芽时的状态。为什么药物会“发芽”?难道是药片的质量有问题?

其实,观察一下不难发现,网上流传的所谓药物“发芽”事件,一般都有两个关键信息:一是药物剂型主要是渗透泵控释片,二是药物“发芽”普遍发生在南方、沿海等常年湿度较大的地区。

“药片‘发芽’是由于储存不当,受潮引起药物释放导致的,这些像豆芽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被顶出释放孔的控释片药物混悬液。“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、药剂学专家胡一桥解释说。除了控释片剂型,其他剂型的药品受潮后虽从外观上不容易发现,其实内在质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
有的读者不免会产生疑问,为什么有的药片受潮会“发芽”,有的不会“发芽”?这要从药片的制造工艺说起。

为了让药物在身体里平缓地释放,降低血药浓度波动,减少峰谷现象带来的不适,控释片一般采用渗透泵技术,药片由药物层和助推层的双层片芯及半渗透包衣膜外壳组成。双层片芯上层含有药物,下层为具膨胀功能的高分子材料,药片外壳中间留了一个释药孔。一旦水分子进入渗透泵中,高分子材料吸水膨胀后,就会将药物从释药孔泵出。所以网上所说的药丸“发芽”,其实是因为受潮吸水后,药物层中的混悬液被迫从小孔中挤了出来。

胡一桥教授指出,像这类药物对于存放环境的湿度有着较高的要求,一旦长期暴露在高湿度的环境(如南方梅雨季节),个别药片就可能出现“发芽”的情况。如果“发芽”或包衣开裂,意味着药物质量已发生变化,不可服用。

因此,慢性病患者日常服药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:便携式分隔药盒密封性无法保证,容易受潮,不建议将药片从原包装中拆出来在便携药盒内存放;取完药须拧紧瓶盖,否则药品如果吃的时间长,也可能受潮;也不要把药品从包装中取出裸露放置很久后才服用,应做到随取随吃。对于家庭来说,尽量不要大规模囤药,药物的保管也需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,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注明的贮存条件进行保存,当然也要记得每次取药后拧紧瓶盖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编辑: sj004

相关阅读